7月盛夏,平南县安怀镇荔枝迎来收获季。然而,以往的荔枝因保鲜难导致丰产不丰收。如今,一座库容达160吨的安怀供销社地头冷库,正有效破解这一产业痛点。
“以前没有冷库,摘下来的荔枝一天一个样,没几天就变色变味。”果农聂士杰回忆道。如今,覆盖3000多户果农、近万亩果园的地头冷库,以其0℃至5℃的专业恒温环境,将荔枝保鲜期从常温下的3—5天大幅延长至30天以上。采摘下的荔枝经过精细分选、快速预冷、包装保湿后送入冷库。这一系列关键措施显著降低了后续储存和运输的损耗率,从过去的20%—30%降至8%以下,一改“丰产不丰收”局面。
保鲜难题的解决,更打开了错峰上市的增收空间。7月是全国荔枝集中上市期,量大价低是常态,地头收购价常跌至每公斤4—6元。安怀供销社依托冷库的储存能力,精心布局销售策略。早熟的妃子笑等品种,通过电商渠道直发,可卖出每公斤10—16元的“尝鲜价”。中晚熟的怀枝、糯米糍等优质品种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次存入冷库,择机上市。
7月24日,聂士杰种植的荔枝以每公斤约10元的价格售卖给浙江客商,单笔销售额达20多万元。他算了一笔账:他种植了200多亩荔枝,得益于冷库保鲜减少损耗和错峰销售带来的价格提升,今年预计总收入比往年增加10多万元。初步估算,这座地头冷库在本产季可为安怀荔枝产业带来错峰增收超过100万元。
安怀供销社地头冷库的成功实践,是平南县完善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目前,该县供销社已整合安怀镇新益村、丹竹镇团结村、东华镇新田村、大坡镇雅水村共4座地头冷库,形成总容积达3000立方米的农产品产地保鲜矩阵。这些冷库有效解决农产品保鲜难题,促进农产品增收1000多万元,为当地水果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