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港北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依法能动履职,积极延伸职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紧盯特殊群体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着眼安全生产发展问题,通过司法办案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治理,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当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聚焦特殊群体 为民解忧纾困
公益诉讼推动母婴室标准化。该院聚焦妇女群体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以“检察+”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对接,实现专业化办案、行政执法与社会化保护衔接配合,推动行业领域规范整顿。2023年以来,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医疗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履职,对辖区内未按照标准设置母婴室的3家大型医疗机构及时履行监管职责,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标准化建设,保障辖区内不特定母婴群体合法权益。
支持起诉保护受家暴妇女。该院针对“诉讼能力较弱、提起诉讼确有困难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不敢起诉”的妇女,该院主动上门走访提供“下沉式服务”,依托“支持起诉+”平台嵌入,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救助保护机制和常态化联络机制,充分运用法治力量维护妇女权益。2023年以来,共办理涉家暴妇女权益保护支持起诉案件6件,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6份,均获得支持。
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该院聚焦拖欠农民工工资、安全生产等问题整治,建立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能动履行民事检察职能,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全面履职,依法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综合运用“支持起诉+调查核实+矛盾化解”办案模式,协助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讨薪。近年来,共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58件,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160万余元。
聚焦生态环境 守护绿水青山
坚持高质效办案,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该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环境公益损害重点问题。2023年以来,共办理保护耕地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5件;督促职能部门拆除违法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建筑4处,整改恢复耕地面积共26亩;办理涉及扬尘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最直观、危害最明显的相关案件10件。
坚持恢复性司法,构建生态环境修复“多元模式”。该院积极构建“支持+配合+监督”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打”“防”“护”相结合,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修复,创新生态司法修复检察工作模式。2023年以来,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20件,磋商整改10件,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赔偿金110万元,切实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坚持协同共治,凝聚生态环境保护“磅礴合力”。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运用“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新模式,通过公开听证、建议衔接转化、监督协同履职等方式,促进社会治理,守护公共利益。2023年以来,办理影响河湖水库行洪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件,整改拆除影响行洪安全建筑8处,拆除非法拦网养殖设施恢复水域面积115亩,拆除非法临河建筑物160平方米。
聚焦关键领域 力保安全稳定
紧盯安全生产,拧紧“安全生产阀门”。该院狠抓安全生产领域督促整改落实,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履行职责,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堵塞安全风险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2023年以来,共办理安全生产领域案件13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修复窨井盖130个,守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紧盯食用农产品安全,守护“舌尖”生活。该院聚焦群众“肉盘子”安全,围绕禽畜养殖检疫、屠宰、销售等全链条开展精准监督,落实食药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件,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金制度,追索赔偿金5.36万元。
紧盯个人信息安全,筑牢“防护墙”。该院落实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督促相关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弥补监管漏洞,保障人民群众信息安全。2023年以来,共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案件5件,督促行政机关对辖区内相关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公开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情况进行排查,督促辖区内31家存在信息公开不规范问题的单位进行整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个人信息领域安全,免受电信诈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