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南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公共法律服务有速度、有精度、有温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健全完善机制,法律服务有制度
2023年10月的一天,平南县安怀镇的卢某在巫某的摊点挑选肉鸡期间,不慎被摊点旁边未安装网罩的风扇刮伤手指,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纠纷。卢某遂向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接案后,将案件移交给司法所调解。司法所联合综治中心、派出所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详细向巫某释明法律规定。最终,巫某同意一次性赔偿卢某医疗费等共7000元,双方当日即签订和解协议。
该起纠纷的顺利解决,得益于“警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有效实施。近年来,平南县司法局积极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统筹协调机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10个机制。同时,还建立健全公证、调解、行政复议、信访、诉讼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健全“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制度,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由“软”服务做成“硬”指标,实现了司法局“一家单干”向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转变。
优化资源配置,法律服务有速度
4月25日,马练瑶族乡的张某需要为其外公外婆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公证。他来到公共法律服务站,在自助服务终端机上预约了公证业务办理。公证员根据预约并向张某了解情况,得知其外公外婆行动不便,便指导张某要准备的相关材料,并约好为其外公外婆上门办理公证业务的时间。
近年来,平南县司法局科学搭建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服务终端和“互联网+”智能展示平台,不断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建设,构建了热线、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与实体机构紧密融合的多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支撑模式,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在32个行政村(社区)统一配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以多种形式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引导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
目前,平南县296个村(社区)全部配有法律顾问。2023年以来,全县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完成群众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申请78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创新宣传方式,法律服务有精度
“《法律援助对山歌》非常实用,将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援助形式用山歌唱出来,不仅我们老人喜欢,年轻人也能接受,大家都学到了法律知识。”一名大叔极力点赞普法山歌。
4月10日,在国安瑶族乡同心文化广场,以“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为主题的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普法志愿者依托“广西三月三”系列活动,将普法山歌、普法宣传融入其中,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这是平南县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增强群众法治意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南县司法局将“进村入户”“主题讲座”“赶场摆摊”等传统宣传形式和新媒体宣传巧妙结合起来,由点到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等工作的知晓率,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使用频率,让公共法律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便民措施,法律服务有温度
宾某今年95岁,其3个子女均不履行赡养义务。为此,宾某的孙女来到平南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出要求宾某3个子女对宾某履行赡养义务的诉求,并希望能获得法律援助。
工作人员考虑到宾某年纪大、行动不便,遂主动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在宾某家中,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宾某讲解法律援助流程,并当场为其办理法律援助相关手续,当天便指派专业律师承办此案。最终,经平南县人民法院调解,宾某的3个子女共支付宾某赡养费5000元。
“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双号并行,为群众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法律咨询服务。去年以来,平南县司法局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26件,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