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日,在桂平市紫荆镇文鹏家庭农场的沙姜种植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在挖姜、去泥、挑拣、装袋,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为了增加中短期收入,我在杉木林和竹笋下套种沙姜100多亩。沙姜是半阴生姜科植物,耐旱耐瘠怕浸,具有肥厚的根状茎。沙姜应用很广,不仅可做香料调味品,还可做药材入药治病。”农场主王巧飞说,基地的沙姜每亩产量2000—2500公斤。目前,他已经向广东和本地销售了3批沙姜共10多万公斤,销售额80多万元。
桂平市紫荆镇文鹏家庭农场在杉木林和竹笋下套种沙姜100多亩,亩产沙姜2000—2500公斤,带动脱贫户和村民就业增收。目前,该基地已销售沙姜10万公斤,销售额80多万元。图为近日,村民在采收沙姜。 (记者易舟琴摄)
据悉,桂平市紫荆镇文鹏家庭农场在沙姜种植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许多沙姜种植户纷纷前来请教。2023年,文鹏家庭农场辐射带动了花蕾村、蒙冲村20户农户种植沙姜,增加了周边农户家庭经济收入,并聘请5户脱贫户长期务工,50多名村民打“零工”,带动脱贫户家庭和村民增加收入。
“今天有10多人来基地挖沙姜,我们把沙姜挖出、去泥,每公斤人工费为1.4元,手快的一天可清理出150公斤沙姜,慢的也可清理出50多公斤沙姜,一天的工钱是80元至200元。”村民韦小凤说。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驻田泗村第一书记蒋玉秀说,沙姜销路广、利润有保障,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田泗村的后盾单位,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作为村集体资金入股沙姜基地,每年的分红归入村集体经济,并举办沙姜栽培技术培训班,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向广大农户传授沙姜种植技术。同时,不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助农多渠道增收。
在紫荆镇大广村八姐家庭农场1160亩的笋竹基地,一片绿意盎然,放眼望去,3万多株的大头竹、麻竹、吊丝竹长势喜人,一颗颗个头饱满的“小绿胖子”正悄悄藏在土地里。
“预计今年产鲜笋约22.5万公斤,所采竹笋小部分鲜卖,大部分运回自己的加工厂,腌制酸笋和加工成笋丝、笋片、笋尖等干品。”农场主蓝燕说。
据了解,八姐家庭农场建于2022年7月,现经营主体产业是位于金田林场麒麟山分场长田站的笋竹基地;还与本村村民合作创建“紫荆镇山广桂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本村板兮屯种植有500亩沃柑,为本村18户脱贫户提供长期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并为周边35户农户提供临时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近年来,紫荆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沙姜、竹笋等特色产业。2023年,紫荆镇沙姜种植面积2500亩,产出沙姜干品875吨,年产值超过7350万元;竹笋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3.7万吨,产值8500万元,走出了一条以特色经济作物为产业特色的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