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改革办近日公布2023年度全区改革攻坚优秀成果和十佳成果评选名单,贵港市港南区“构建‘多元供货—便捷通关—集约生产—全球营销’体系,建设世界知名进境水洗羽毛羽绒贸易中心”案例成功入围,成为2023年度广西改革攻坚“十佳”成果之一。
2022年以来,港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要求,着力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战,重实干、强实效、抓落实,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和潜能,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
2022—2023年,港南区承接上级改革任务124项,其中,已出台方案60项,正在推进落实64项。在自主攻坚改革及改革试点方面,港南区谋划攻坚任务66项,其中,自主攻坚任务33项。承接中央级改革试点3项,自治区级改革试点6项。目前,所有攻坚任务均有序推进。
▲山边村旅游区油菜花开吸引众多游客游玩。(刘志宁摄)
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笔者近日走进港南区桥圩羽绒产业园,只见鸿星羽绒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在一栋刚刚完成主体工程的办公楼内,工人正在进行批灰、安装吊顶、贴瓷砖等工程施工。办公楼后面一座新建成的厂房,几台高大的分毛机正在轰隆隆地工作。一边建设厂房,一边生产,从开工建设到实现投产,仅用了6个月时间,成为鸿星羽绒项目最亮眼的特点。
▲鸿星羽绒项目正在建设办公楼。 (刘志宁摄)
▲桥圩羽绒产业园鸟瞰。(刘志宁摄)
港南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甘海松表示,港南区扎实开展深化产业园区体制改革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组建了一个羽绒工作专班,每周、每日都有领导和一线驻点人员到现场进行督促指导和跟踪服务。桥圩羽绒产业园从2023年3月开始挂牌、摘地以来,一共有23个项目在加紧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有12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额约12亿元。
港南区积极推进民营经济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工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培育产业集群,用足用好政策红利,纵深推进工业转型提档升级,精准做好企业项目培育服务,持续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提供新动力。2023年,港南区新增规上企业49家,截至目前,港南区拥有规上企业38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约249亿元,规上企业数量位列全市第一。2023年以来,新引进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额120.66亿元,项目履约率100%。
▲自治区产业园区项目建设集中开工活动贵港分会场在港南区滨江产业园举行。(刘志宁摄)
港南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培育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自治区创新型企业5家、自治区“专精特新”型企业6家、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7家。2023年12月12日,第五届中国定制家居大会在港南区举办,在大会开幕式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共有12个重点定制家居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40.1亿元。大会还举行主题演讲和主题对话,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围绕“整家定制新趋势”“板材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为推动港南区高端家居家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五届中国定制家居大会在港南区举行。(刘志宁摄)
港南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办企业“2个环节、7个事项”最快1个小时内办结。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79%,全程网办事项933项,占比98%;推行“好差评”服务,满意率达100%。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港南区市场监管局获评贵港市成绩突出单位。
港南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辖区内企业通过“桂惠通”平台融资创新发展。2023年,金融机构累计在港南区企业投放“桂惠贷”资金37.5亿元,惠及1087个市场主体。
▲港南区税务干部到企业宣传税收优惠政策。(黄颖摄)
农业农村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提质
“2023年以来,港南区完成设计评审高标准农田项目8.12万亩,采用联动融资模式实施8.37万亩,累计融投资7.42亿元,高标准农田项目投融资创新工作位居全区前列……”2023年11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港南区区长殷崇勇在交流发言时说。
港南区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耕地保护与利用,探索“高标准农田+”投融资模式,推动港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2023年9月,港南区获得国家开发银行高标准农田项目融资授信2.85亿元,是自治区唯一获得融资的县区,并被列为自治区水稻推进县试点。
▲港南区加紧推进高标农田建设。(曾钎祥摄)
港南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区,积极推动建设一批效益显著、带动力强、特色明显、链条完整、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引领港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港南区富硒鸽产业示范园、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获评2023年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中药材产业持续加快发展,中草药种植规模已达5万多亩,被评为自治区中草药材基地示范县。
▲万亩艾草种植示范基地郁郁葱葱。(刘志宁摄)
港南区探索自治区试点家庭农场示范县建设,截至目前累计获得认定的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4家,列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信息2015条,并组织成立港南区家庭农场协会。累计打造5个具有现代经营理念、财务管理规范、适度规模、生产集约、效益显著、联农带农富农能力强的家庭农场发展示范样板。
港南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整合桥圩镇姚平村、振华村等8个村集体经济400万元扶持资金联创发展现代化蛋鸡养殖,预期可形成1.2亿元产业规模。新塘镇万福村电商直播模式促进万福香瓜产业发展创收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验获《人民日报》等中央和自治区媒体推介,东津镇石连村和木格镇良坡村成为自治区级能人领办试点,新塘镇山边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被推荐上报自治区。截至2023年底,港南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245.2万元,同比增长7.18%。
▲桥圩镇新华村集体经济分红102万元。( 刘志宁摄)
港南区积极推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探索“特色产业+平台经济+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入选国家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深入推进
位于市中心城区修正大道与江二路交汇处西北角的港南区人民医院城区分院项目,规划床位600张,总建筑面积85114.93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住院楼、业务综合楼及属附用房等;二期、三期主要建设门急诊医技综合楼。目前,一期住院大楼建设基本完工,业务综合楼、附属设施完成总进度的85%,预计今年7月可挂牌营业。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港南区医疗条件,极大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港南区人民医院城区分院进入收尾工程阶段。( 曾钎祥摄)
港南区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2023年以来,该区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医疗基础配套设施升级,基层医疗机构达标率达80%以上。合理配置乡村医疗资源,累计培养农村定向医学生61名,助力中医药发展,实现该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配套中医馆。其中,木格镇中心卫生院已通过旗舰中医馆评审。
▲港南区妇幼保健院建成开业 。(刘志宁摄)
港南区实施党建引领“红格善治工程”,科学划分“两类四级”网格464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302人,通过探索“政务微信+普通微信群”管理模式,建立小微网格“网格长(员)+包联干部+居民”网格微信群3137个,入群居民达12万多户,实施动态管理,实现“网中有格、格事尽知”,获评“2021—2022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市、区)”。
港南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地化本土化,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信访部门连续五年获评广西信访工作“人民满意窗口”单位。
港南区积极打造一批具有港南特色的文化品牌,南山风景名胜区、山边旅游区、安澜景区等一批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塘镇山边村荣获2022年“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村”称号,安澜景区入选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冲口屯获评2023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贵港市第十三届荷文化系列活动在港南区冲口醒狮营地开幕。(刘志宁摄)
1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乡村行 看振兴》栏目播出《广西贵港山边村:特色文旅“空心村”变示范村港南区积极争创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新闻,深入报道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从一个人烟稀少、产业单薄、房屋破败的“空心村”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诗和远方”的生动实践。该村还成为全国文明村、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典型乡村文旅案例。这是港南区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进“文旅+体育”“文旅+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表示,改革永远在路上,港南区将继续围绕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设施农业等领域,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有计划有步骤推动顶层设计在港南全面承接、落地落实,推动改革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转变,为加快将港南建设成为珠西经济带和平陆运河经济带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打造富美康寿的现代化新港南提供坚强保障。